[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柳井乡练好促农增收“三招式” 打好“产业+旅游+就业”组合拳

信息来源:文山市柳井彝族乡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9日     点击:    
[字体: ]

           柳井乡大力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持续实施农村工作“六件套”,积极探索产村融合发展新模式,以“稳就业、上规模、壮集体”三招式,打出了一套托底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组合拳”。

党建引领“稳就业”,擦亮劳务输出好招牌。柳井乡将劳务品牌培育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一中心两平台两站”作用(“一中心”即:党群服务中心,“两平台”即: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党建平台,“两站”即:村级劳务协作站、便民服务站),动员各村组建就业服务党员先锋队,做好外出务工家庭留守人群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加强与市人社部门协调联动和文山建投文勤公司紧密合作,畅通信息互通共享渠道,探索推行“基层党组织+人力资源公司+劳务经纪人”的市场化“红色劳务”模式,选取村党总支书记作为劳务经纪人,发挥“领头雁”作用,通过市内外劳务供给端发力,依托乡、村就业微信联络群,宣传就业政策,推介招工信息,主动为有外出务工意向的人员“牵线搭桥”,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今年以来,全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961人。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连接用工和务工需求“两端”,根据就业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村民量身定制技能培训计划提升就业能力,引导周边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青花椒种植管理和加工、家禽养殖等培训工种,有效解决留守妇女、大龄务工人员为主的200余名劳动力就业问题,不断为群众家门口增收致富“谋新路、出新招”。今年以来,已举办技能培训班2期,共培训97人。


 招商引资“上规模”,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链。柳井乡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经营主体成立成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支持群众将土地依法流转给合作社开展集中经营,带动发展种植九叶青花椒2300亩并建成烘烤厂开展粗加工,注册了“何能庆‘抖嘴’青花椒”商标,形成“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带动、保底收益等形式带动群众增收。近年来,通过土地租赁方式,每年收取租赁金69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务工250人次,实现土地流转租金+工钱“双收入”,让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顾家、挣钱两不误。2024年青花椒基地亩产鲜椒200余公斤,经烘烤后,干重可达80公斤,实现产值约8000/亩。

  盘活资源“壮集体”,打造农旅融合综合体。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发展潜力,不断探索以农旅融合发展创收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组入户面对面宣传闲置土地盘活的实际价值,为群众算好经济账,将发展优势和闲置土地资源可利用方向进行推介,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发展农旅产业,推动农村“三资”活起来、村办产业旺起来。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采取“农旅+产业”的模式,以长冲村为示范点,村集体自筹资金养殖冷水鱼,利用村集体周边闲置空场,打造共享休闲娱乐场地,大力推广垂钓、露营、烧烤等休闲娱乐项目,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双赢双收”,走出农旅融合发展新步态,为打造农旅融合型乡村康养旅居示范点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信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