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文山市探索构建治安防控新模式全面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信息来源:市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3日     点击:    
[字体: ]

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为确保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市“强边固防”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专班强化州府担当,积极探索并全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新模式,推动平安文山高水平建设,促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以“六联”机制为抓手,全力构建巡逻防控新模式

屯警街面巡处一体,打造巡逻防控全新体系。按照“快速到达、有效防控、疏密有致、动静结合”的原则,结合城区治安防控实际,依托3个智慧岗亭和屯警驻点,将城区分为五个巡区,每巡区部署1个武装处突单元和3个摩托车快反组,配备1辆PTU、6辆摩托车,每个小组由八至十名警力组成,并联合无人机和警用摩托“警翼+警骑”组合,携带警械装备,分白天、晚上和夜间三个时段,在广场、公园、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采取“步巡+车巡+无人机”定时定点空中巡逻相结合的模式开展陆空立体巡逻防控。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10个快反小组之间保持信息畅通、交叉支援、合力处置,形成整体联动,反应敏捷的防控新格局。

科技赋能,科学用警,实现指挥调度扁平高效在3个岗亭打造集指挥调度、警情研判、图像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指挥室及智慧巡防平台,积极运用警务大数据成果,对人、车、案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及时调整巡防等级,向街面巡逻小组发布巡防指令,确保“勤务跟着警情转、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到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智慧指挥室接市局指挥中心警情推送后,依托警用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图像识别系统打造3D指挥数字场景,快速指令街面巡逻民警以最优路线到达现场,并结合无人机或4G执法记录仪图传,实现“现场看得见”,实时指挥调度。

六联”并举,群防群治,推动警民巡防共治共管按照社会治理体系新要求,以五个巡区划分五个联盟区域,推出六联(联勤、联防、联战、联训、联处、联宣)工作机制,及时帮助群众办急事、解难事,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联勤:有效凝聚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力量,建立“公安+物业+治保组织”联席制度,形成日常联勤、信息共享、重点勤务联动的工作机制。联防:整合物业保安力量,组建“平安巡防队”,将巡逻触角延伸到小区楼院开展“看楼护院式”巡逻,真正成为百姓的“邻家警察”。联处:建立“警保联控”工作平台,激发广大治安人员工作热情,积极投身社会面治安防控,实现一点报警、周边联动、相互支援、快速处置。联战:定期联合执法部门在巡区内开展治安防范大检查,发现治理漏洞及时召开责任主体单位座谈会,通过出具治安隐患提示函、下发整改意见通知书,不断压实各巡区巡警属地责任,共建“平安巡区”。联训:派出巡特警专业教官对各物业安保人员进行培训,力求建立一支统一指挥、统一培训、统一标识和装备的群众性治安防范队伍,全面提升治安队伍的战斗力。联宣:通过采取集中宣传、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工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取各类防范知识,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全新模式运行以来,每天5个武装处突单元、2个摩托车快反组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新增街面巡逻防控警力累计3000人次,城区布警密度显著增强,社会面见警率大幅提升,全市警情呈现“连降”良好态势。

“商圈联盟”“新驿站”,探索商圈警务新模式

“商圈联盟”,夯经济商圈安全防范为提升商圈防控效能,构建常态化网格巡防体系,针对炬隆万商汇商圈治安防范难点,指导娱乐场所业主委员会组建“商圈联盟”护卫队,充分整合辖区资源,配备巡逻用车及防护装备,每晚增加对重点地段的巡逻频次,织密治安防控区域网。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加大对商圈的视频巡逻力度,及时消除商圈内的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开展不间断巡逻1000余次,制止打架斗殴、寻衅滋事119起,为求助群众排忧解难140次。

“平安驿站”强化商圈安全巡防为提升商圈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水平,成立了由105户商家参与的“商圈治理联盟委员会”,并整合资源建成“平安驿站”。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派出所民警+商圈安保员+场所安保员”“1+1+1”巡防,强化警群防范体系建设。通过“巡监对接”的动态精防模式,确保快打快处、以打促防。“平安驿站”建立以来,破获商圈刑事案件9起,采取刑事措施22人;查处行政案件72起,行政处罚160余人。

“平安建设红黑榜”,助商圈矛盾纠纷。组建矛盾纠纷调处小组,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聚焦商圈治安防范、法律咨询、物业纠纷、监督管理、安全应急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商圈发现、派出所派单、部门回应、问题解决、效果评价”工作机制,全面巩固治理成效。同时,采取“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物业+N”的方式,指导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加强自律管理。按季度常态化对商户的日常管理、治安防范进行评比,推行平安建设示范和文明经营“红黑榜”公示制度。截至目前,已调解矛盾纠纷40余起、评选10家平安建设示范户、10家文明经营示范户。

探索坝心“3+3+3”工作模式,提升农村警务效能

区赋能+警务前移搭建“服务不缺位”平台对标智慧警务创建目标,整合警务资源,创建智能综合指挥区,将情报研判、视频巡察、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功能汇集一区;设立24小时接处警受理区将接警、信访、反诈融为一体,实现接警“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优化综合服务办理区,融入户籍、身份证、车驾管等30余项公安业务,实现“网上办、就地办、马上办、一次办”的服务模式。通过“三大重点”模块功能专区的建设,在软硬件基础上实现服务群众不缺位。通过将无人机三维建模智慧警务快速介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向科技要警力,构建基础信息多元化应用场景,实现筑基、提质、赋能,提升基层战斗力。

支队伍+警务联动构建“平安不出事”格局。一是夯实“一村一辅警”力量,将警力固化在村寨,每周至少到村工作1天,细化“一页纸”工作清单,把警务延伸到村、到组、到户,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服务群众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切实跟进,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更有保障。二是组建“红袖标”力量。通过搭建由治安积极分子、优秀村组干部、优秀党员等组成的“红袖标”志愿者,构建辖区35个村小组、150人的“民警+辅警+红袖标志愿者”先锋巡逻队,把巡逻防控向村寨屯点延伸。三是整合“基层宣传”力量。成立由乡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派出所反诈能手等组成的宣传小分队,深入到户、田间地头,进行反诈、禁毒、消防宣传和法律宣讲。

制融合+共建共治实现“矛盾不上交”目标组建由乡党委、政府挂村领导,乡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负责人,村级党总支书记为主要力量的“三级联调”队伍,搭建“三级会诊”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立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对辖区矛盾纠纷进行大梳理、大起底的“三时排查”机制,对各类矛盾纠纷形成“情报收集研判+分级分类预警+精准推送处置”的监管闭环,实现警格、网格对辖区家家户户情况清、底数明,联系无缝隙、管理无盲点、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2022年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36起,成功率达到100%。

2023年以来,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5.05%,治安案件受理数同比下降10.43%,工作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