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安排部署,打牢文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强化农业产业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全市特色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根据《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文山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要求,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文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征求意见建议时间为10个工作日(即2022年11月30日12月13日)。联系人:姚玉萍,联系电话:3062710,邮箱:751911640@qq.com)。
文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1月29日
文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2—2024年)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州委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结合《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文山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以打造“现代农业”为总要求,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全产业链打造粮食、辣椒、蔬菜、中药材、水果、牛羊、生猪、乡村旅游等重点特色产业,实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结合文山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扛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责任基础上,坚持以绿色有机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增收富民为目标,紧扣“一县一业”示范创建、“6个百万”基地建设等契机,聚焦粮食、中药材、蔬菜、辣椒、水果、烟草、花卉、牛羊、生猪、家禽、乡村旅游等重点产业,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不断改善产业发展堵点难点,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推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24年,全市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0.2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由2021年7.4:46.1:46.5调整到2024年7.5:49.3:43.2;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显著提升,至2024年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3∶1以上。
1.粮食产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执行“长牙齿”耕地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持续巩固提升粮食产销平衡能力。按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增油料”的发展思路,持续巩固“两区”划定成果,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提升水稻、玉米等主粮供应能力,持续推广实施杂交水稻旱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大豆和油料生产,积极深抓冬早玉米、冬早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粮食作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到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4万亩、产量在24.19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84亿元。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17个乡镇(街道)
2.中药材产业。围绕三七、滇重楼、滇黄精、石斛、砂仁、草果、八角等文山优势特色中药材,着力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种子种苗基地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着力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加快中药饮片和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建成重要的三七、重楼、黄精等中药材产地加工基地和三七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生产基地,打造西南区域中药材重要的集散中心。到2024年,全市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6亿元。
牵头部门: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
责任部门:市林草局、市农业农村局,17个乡镇(街道)
3.蔬菜产业。加大冬春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加快推进喷滴灌设施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化、有机化生产,持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着力提高小包装蔬菜比重,持续提升“南菜北运”和“文菜入湾”保供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地位,将文山市建成西南地区重要蔬菜出口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障基地。到202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6.2亿元。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供销社,17个乡镇(街道)
4.辣椒产业。开展新品种引进及培育,不断探索辣椒绿色高质高效新种植模式。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扩大种植规模和品牌提升为重点,通过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建成全省辣椒种植、加工重要基地。开发辣椒加工新品牌,不断延长辣椒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积极完善辣椒田间交易市场和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到2024年,全市辣椒种植面积达到29.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4亿元。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17个乡镇(街道)
5.水果产业。以柑橘、优质桃、梨、香脆李、百香果、蓝莓等果品为重点产业,大力推广现代设施栽培模式,着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建立健全分拴分级标准体系,配套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在马塘镇建成0.5万亩百香果集标准化示范园区1个,建成0.01万亩蓝莓绿色高效设施种植基地1个。到2024年,力保全市水果种植面积12万亩基数不缩水,实现面积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全产业链产值达8亿元。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17个乡镇(街道)
6.烟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推进核心烟区建设,统筹构建“烟+粮+N”多产协调发展农业体系,高标准开展综合体建设,助力全市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高端特色烟叶开发,稳步推进KRK26、NC102等特色品种推广力度,加大云烟116、云烟121等新品种推广和技术配套,继续加强马塘研究雪茄烟特色精品种植技术攻关探索。强化科技成果研发运用,按照文山烟草“1+1+8+X”烟叶数字化转型方案,积极推进育苗、整地、移栽、烘烤、收购、仓储等环节数字烟草农业体系建设。到2024年,特色及替代新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占当年种植面积40%以上;全市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3.2万亩、8.6万担左右,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亿元。
牵头部门:市烟草专卖局
责任部门:市烤烟生产服务中心,17个乡镇(街道)
7.花卉产业。持续稳定万寿菊种植面积,积极开发万寿菊加工产品,不断延伸万寿菊加工产业链条;围绕乡村旅游,建设以梨花、桃花、菊花、油菜花等为主的旅游景观花卉园,加强农旅融合。逐步发展以玫瑰、百合、满天星、菊花等鲜切花设施化种植示范技术推广。到2024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9.5万亩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7亿元。其中,万寿菊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以上。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文化和旅游局,17个乡镇(街道)
8.特色林产业。利用文山市独特的地形气候和资源优势,重点以油茶、橄榄油、油桐等特色林产业和林下中药材种植为主,通过合理利用适宜的林地、园地等林地资源,推动油茶和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油茶产业种植和改造面积0.425万亩;开展八角、核桃、银杏等特色林产业提质增效1万亩以上。发展以三七、草果、砂仁、苦参、重楼、黄精等林下产业基地0.4万亩以上,其中,引荐具备实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利用二级及以下省级公益林和人工商品林林地资源开展林下三七种植试验示范建设0.01万亩,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林下三七种植管理模式和栽培模式,培养一批林下三七种植企业和种植技术人才,为林下种植产业发展打牢基础。到2024年,实现特色林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亿元。
牵头部门:市林草局
责任部门: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9.牛羊产业。充分发挥文山牛资源优势,以德厚、马塘、红甸、秉烈、薄竹、东山、柳井、追栗街等乡镇为产业优势发展区,大力推广“小规模、大群体”的家庭养殖模式,实施基础母牛提质增量行动,打造一批肉牛养殖的“万头乡(镇)、千头村、百头户”,示范推动肉牛产业发展;以秉烈、德厚、薄竹、坝心等乡镇为肉羊重点养殖区域,发展肉羊适度规模养殖,全面推行肉羊半舍饲、全舍饲技术;推广青贮玉米种植,充分利用草山草坡、林下土地、冬闲田地等土地资源发展人工种草、草粮轮作,增强草料的供应能力;以红甸乡伊兴奶牛规模场为主导,稳步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到2024年,全市肉牛出栏数、肉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发展到9万头、1.69万吨、28亿元;全市奶牛存栏数、奶产量增加到0.25万头、0.8万吨;全市肉羊出栏数、肉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发展到4.1万只、0.07万吨、1.04亿元。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17个乡镇(街道)
10.生猪产业。逐步提升良种繁育能力,以德厚、马塘、薄竹、小街、平坝、新街、坝心等乡镇为生猪产业优势发展区,不断提升能繁母猪饲养水平,增加能繁母猪饲养数量,保证仔猪供给能力。支持投资建设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饲料加工基地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不断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水平,重点打造小街、新街、薄竹、坝心等乡镇的滇南小耳猪地方特色品牌,引进企业做好滇南小耳猪品种保护和选育,开发出绿色、优质、优价的本地黑猪产品。到2024年,全市生猪出栏数和肉产量分别发展到23.1万头、2.15万吨左右,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7.79亿元。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17个乡镇(街道)
11.家禽产业。不断提高智能化养殖水平,以资源条件较好的东山、追栗街、德厚、柳井等乡镇为重点区域发展蛋鸡产业,推广实施自动喂料、自动清粪、自动捡蛋、自动控温等物联网智能化养殖水平,减少饲养管理成本,增强禽蛋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扶持发展一批山地鸡规模养殖企业,全面打造家禽产业的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科技培训、疫病防治、屠宰加工、品牌营销产业链,带动全市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到2024年,全市家禽出栏238.1万羽,禽肉产量0.43万吨,禽蛋产量0.5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73亿元。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17个乡镇(街道)
12.乡村旅游产业。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综合效益。到2024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到950万人次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85亿元以上。
牵头部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部门: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17个乡镇(街道)
二、重点工程
(一)紧扣绿色高效,做优一产
1.良田沃土强基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坝区耕地,着力提升山区半山区耕地(园地)质量。到2024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7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全市耕地面积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21%以上;全市农田有效灌面积达44万亩,有效灌溉率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31.7%以上;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4.6。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17个乡镇(街道)
2.绿色发展引领工程。以盘龙河流域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粪肥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措施,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盘龙河流域建设蔬菜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0.05万亩。推进柑橘、优质桃、百香果等果种向优势产区聚集。建设0.3万亩药食同源中药材绿色生产基地。到2024年,新增绿色有机蔬菜认证面积0.1万亩、绿色有机认证果园面积0.2万亩;标准化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规模化肉牛养殖基地9个;全市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三品一标”累计有效认证产品数量达到80个以上,稳居全州前列。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市场监管局、市林草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3.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加快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等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应用,大力推广中小型高效适用机械装备,提升蔬菜、水果、花卉、稻谷、玉米等产业高端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积极探索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到2024年,累计建设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0.16万亩;建设0.5万亩百香果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建2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库、监督管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数字农业”场景应用,形成高原特色农业“一张图”。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经济信息中心、17个乡镇(街道)
4.农业生物安全工程。健全完善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体系,提升风险阻截防范能力,筑牢生物安全屏障。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建设重点区域监测点,开展高效安全防除技术推广应用。加强草地贪夜蛾、红火蚁等植物病虫害防控。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实施常态化防治,全面落实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到2024年,新建兽医实验室1个。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发改局、市财政局,17个乡镇(街道)
(二)紧扣加工增值,做强二产
5.产地初加工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分类分级,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加大蔬菜冷藏预处理水平,大力推进小包装净菜加工。积极抓招商引资,深入调研,把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经营主体纳入统计,在桃、梨、橘、百香果、苹果等果种主要产区新建中高端果品分选线3条,全市水果初加工能力达2万吨以上。不断完善三七、八角、砂仁、草果等加工设备,大力推进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提高优势特色云药加工能力。积极推进畜产品分级分割、生鲜速冻、冷链运输,着力提升集中屠宰规范化水平,全市建成肉食品屠宰生产线1条,实现年产生猪屠宰量达3.3万吨以上。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商务局、市林草局、市投资促进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6.精深加工延链工程。围绕粮食、蔬菜、辣椒、道地药材、水果等重点产业布局,统筹发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大力推动蔬菜、辣椒精深加工水平,着力提升加工品质。推进蔬菜、辣椒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推进药食同源产品精深加工,建设1条中药饮片、颗粒等产品生产线。规范生猪、牛羊屠宰行为,积极支持肉食品深加工扩能提质。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工信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7.加工园区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优势产区聚集,着力培育要素聚集、产业链条完备的加工园区。重点推进文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必要保障建设与改造提升。到2024年,全市重点产业加工园区年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
牵头部门:文山三七园区管委会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工信商务局、市发改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三)紧扣融合发展,做大三产
8.市场拓展畅通工程。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产销衔接、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供应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线上直销店,开发适宜电商销售、运输便捷的产品,规范发展直播销售等新业态。积极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持续推动“文品出山”、“文品入粤”。大力推进文山国际三七交易市场、追栗街牲畜交易市场等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建设。到2024年,全市新建仓储保鲜设施16座以上,库容总量达到6640吨。
牵头部门:市工信商务局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文山三七园区管委会、市供销社,17个乡镇(街道)
9.农业品牌建设工程。持续开展省、州级名品名企评选表彰活动,积极组织经营主体申报省级“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和“绿色云品”品牌目录称号,大力开展“文品出山”线上线下推介,着力培育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加快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绿色云品”矩阵。到2024年,全市省级名品名企达7个,“绿色云品”品牌目录达14个,州级名品名企达18个。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工信商务局、市林草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市供销社,17个乡镇(街道)
10.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消费新趋势、新需求,大力开展“文山人游文山”活动,以城市周边旅游环线的特色乡村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市“周边游”、“周末游”,满足城市人群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生活需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和绿美乡村建设,围绕农村田园景观、特色村落、少数民族文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等素材,用好花卉、水果、林木、油菜、水稻、渔业等景观性产业资源,突出特色化、差异化,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赏、食、享”融合的多产品开发,拓展功能、丰富业态、创新场景。打造新平街道、东山乡、德厚镇、平坝镇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到2024年,力争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1个,力争创建省级旅游名镇、名村各1个,力争建设“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
牵头部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部门:市乡村振兴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17个乡镇(街道)
11.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构建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基础、产业强镇与产业园区为引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市、乡、村三级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推进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推动形成文山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新格局。大力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打造5个省级产业基地标杆示范样板,带动市级产业基地建设。到2024年,累计建成30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乡村振兴局、市林草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四)实施倍增计划,育强主体
12.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加快构建以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型行业先进企业为主体、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聚焦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引进一批十亿级、亿级销售收入的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成长性好的中小微农业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强的本土特色企业扶持培育。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积极争创国家、省、州、市级示范社。到2024年,全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由2021年的3家增加到8家;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由46家增加到60家;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40户,其中,力争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8户;州级以上龙头企发展到15户。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林草局、市供销社、市三七发展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五)注重科技创新,促进动能转换
13.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要,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聚焦全市种业创新优势资源,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切实增强种业监管服务能力。紧盯文山牛、猪、鸡、玉米、辣椒、生姜、梨等特色品种,开展特色产业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宜机收的“文系”特色新品种。到2024年,全市畜禽种质资源保存量3.2万头(只、匹)以上,全市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引进主要农作物品种20个以上,蔬菜、辣椒新品种15个以上;扶持1—3个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种子企业;建成杂交玉米制种繁育基地3000亩;建立玉米专家工作站1个。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林草局、市供销社、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14.技术创新集成推广工程。健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等,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重点围绕粮食、经济作物绿色优质高效种植、良种繁育,蔬菜、万寿菊、水果等深加工、秸秆还田、植物油深加工、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菌草等特色饲草资源化利用、畜禽高效养殖等,集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一批示范典型。到2024年,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40个。
牵头部门:市科技局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六)扩大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
15.深度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工程。充分发挥文山市面向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前沿阵地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战略中。依托中老铁路、出境高速公路网,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合理布局产业链。重点支持发展蔬菜、辣椒、水果、三七中药材等跨境电商产业,到2024年,力争农林牧渔业电子交易额达35亿元以上。
牵头部门:市工信商务局
责任部门: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季度调度重要内容,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抓落实。各乡镇(街道)、市级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分类精准施策。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调度,亲自推动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二)完善政策支撑。对已经出台的政策,逐一抓好贯彻落实;对需要完善和新出台的涉农政策,由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农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紧盯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抓紧研究制定。稳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鼓励组建相关重点产业基金。建立市级重点项目动态储备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加强政银企合作,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和符合发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予以支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积极开展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推广运用“一部手机云企贷”、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要用好用足有关政策,确保不低于50%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
(三)优化用地保障。加强和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在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且符合耕地认定标准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粮食与非粮食作物间作、轮作、套种的方式利用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种植其他农作物、发展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积极支持在可以垦造耕地的荒山荒坡发展林果业。
(四)加强考核督促。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协同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以牵头部门为单位,定期报告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情况。
附件:1.重点工程清单
2.文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年度统计表
附件1
重点工程清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责任单位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一、良田沃土强基工程 |
1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建设5.19万亩。 |
建设0.6万亩。 |
建设1万亩。 |
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17个乡镇(街道) |
二、绿色发展引领改造 |
2 |
云果绿色有机发展 |
新增水果绿色认证1个产品 |
新增水果绿色认证1个产品 |
新增水果绿色认证2个产品 |
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17个乡镇(街道) |
3 |
蔬菜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
开展绿色有机蔬菜示范推广面积100亩 |
开展绿色有机蔬菜示范推广面积200亩 |
开展绿色有机蔬菜示范推广面积200亩 |
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17个乡镇(街道) |
4 |
药食同源中药材绿色生产基地建设 |
新增500亩 |
新增1000亩 |
新增1500亩 |
市农业农村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市林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17个乡镇(街道) |
5 |
标准化中药材基地建设 |
新增1000亩 |
新增2000亩 |
新增2000亩 |
市农业农村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市林草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17个乡镇(街道) |
6 |
优质饲料种植基地建设 |
新增0.3万亩 |
新增0.3万亩 |
新增0.3万亩 |
市农业农村局,17个乡镇(街道) |
7 |
绿色优质肉牛产业基地建设 |
存栏肉牛千头示范村6个 |
存栏肉牛千头示范村9个 |
存栏肉牛千头示范村12个 |
市农业农村局,17个乡镇(街道) |
8 |
智能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建设 |
累计建成3个 |
累计建成4个 |
累计建成6个 |
市农业农村局,17个乡镇(街道) |
9 |
绿色、有机产品认证 |
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8个产品以上 |
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8个产品以上 |
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8个产品以上 |
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17个乡镇(街道) |
三、设施农业提升工程 |
10 |
青储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 |
建设0.05万亩 |
建设0.05万亩 |
建设0.05万亩 |
市农业农村局,17个乡镇(街道) |
11 |
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
|
新建1个 |
新建1个 |
市农业农村局,17个乡镇(街道) |
四、农业生物安全工程 |
12 |
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分中心建设和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提升改造 |
新建兽医实验室1个。 |
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17个乡镇(街道) |
五、产地初加工提升工程 |
13 |
中高端果品分选线建设 |
共建成中高端果品分选线3条。 |
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17个乡镇(街道) |
六、精深加工延链工程 |
14 |
蔬菜精深加工能力提升 |
蔬菜、辣椒深加工0.3万吨 |
蔬菜、辣椒深加工0.4万吨 |
蔬菜、辣椒深加工0.5万吨 |
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17个乡镇(街道) |
15 |
道地药材产品精深加工 |
新建中药饮片或颗粒等产品生产线1条。 |
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市工信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17个乡镇(街道) |
七、加工园区建设工程 |
16 |
三七产业园区内项目建设 |
在三七产业园区内新建再就业服务中心、文山高新区后续道路建设、食用油全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三七产品加工建设项目、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
文山三七园区管委会、市工信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发改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
八、市场拓展通畅工程 |
17 |
仓储保鲜设施建设 |
新建4座 |
新建5座 |
新建7座 |
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17个乡镇(街道) |
九、农业品牌建设工程 |
18 |
地理标志产品培育 |
开展文山他披梨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保护。 |
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17个乡镇(街道) |
十、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
19 |
级旅游名镇、省级旅游名村 |
力争创建省级旅游名镇1个、名村1个。 |
市文化和旅游局,17个乡镇(街道) |
20 |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 |
建设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 |
市农业农村局,17个乡镇(街道) |
21 |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建设 |
创建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 |
市发改局、市乡村振兴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
十一、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
22 |
“一县一业”建设 |
持续创建文山市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创建格局;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和特色县,不断加大“一县一业”建设的扶持力度。 |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市林草局,17个乡镇(街道) |
23 |
“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产业基地建设 |
累计建成30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产业基地。 |
市农业农村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市林草局,17个乡镇(街道) |
十二、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工程 |
24 |
农业市场主体培育 |
到2024年,全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8家;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60家;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0户,其中,力争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8户;州级以上龙头企发展到15户。 |
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供销社,17个乡镇(街道) |
十三、实施种业振兴工程 |
25 |
种业专家站建设 |
建立玉米专家工作站1个 |
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17个乡镇(街道) |
十四、技术创新集成通过工程 |
26 |
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示范、推广和优势品种培育推广 |
围绕林下中药材生产、家畜种质资源、文山市牛品种资源等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示范、推广和优势品种培育推广,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40个。 |
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市林草局,17个乡镇(街道) |
十五、深度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工程 |
27 |
跨境电商产业 |
引导中药材、果品、蔬菜、粮油等、农副产品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电商销售,实现农林牧渔业电商销售额达35亿元以上。 |
市工信商务局、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17个乡镇(街道) |
附件2
文山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年度统计表
单位:亿元
产业/年份 |
粮食 |
中药材 |
蔬菜 |
辣椒 |
水果 |
烟草 |
花卉 |
特色林 |
牛羊 |
生猪 |
家禽 |
乡村 旅游 |
合计 |
2021 |
11.11 |
67.9 |
8.1 |
8.9 |
7.5 |
3 |
4.8 |
0.55 |
19.11 |
14.09 |
2.51 |
75 |
222.57 |
2022 |
12.29 |
80 |
10.3 |
10 |
7.5 |
3.1 |
5.6 |
0.76 |
22.08 |
15.25 |
2.57 |
77 |
246.45 |
2023 |
12.80 |
92 |
12.9 |
11.2 |
7.7 |
3.3 |
5.7 |
0.85 |
26.61 |
16.48 |
2.66 |
80 |
272.2 |
2024 |
12.84 |
106 |
16.2 |
12.4 |
8 |
3.5 |
5.7 |
1 |
29.04 |
17.79 |
2.73 |
85 |
3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