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马塘镇综治中心“四个强化”深化基层社会治理

马塘镇综治中心“四个强化”深化基层社会治理

信息来源:文山市马塘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9日     点击:    
[字体: ]

为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切实做好基层治理“1552”模式,马塘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同发展,紧紧围绕“四个强化”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网格治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一是健全网格体系。按照“科学合理、规模适度、精准服务”原则,将10个村委会92个自然村128个村小组划分为211个网格(其中13个专属网格),174个微网格,将人、事、地、物、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构建“人人入网、户户进格、村村相连”网格体系,不断织密织牢基层治理组织网。二是配强网格力量。整合镇机关干部职工、志愿者、党员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等队伍力量充实网格。截至目前,选配161名专职网格员、177名兼职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等工作,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三是优化网格管理。健全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制作网格公示牌、网格员名片,在各村民小组出入口的醒目位置张贴网格公示牌,入户发放网格员名片,网格员姓名、联系电话、工作职责及服务内容一目了然,做到第一时间听民声、答民疑、解民忧,还能提供各类代办服务,迅速高效解决村民难题。

强化阵地建设,构建基层治理平台。一是整合资源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将镇级综治中心定位为全镇社会治理的基层治理枢纽平台,利用司法所现有场所建立镇级综治中心,设有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网格管理4个窗口,统筹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社会事务办等部门入驻办公,实现“一站式”服务。将村级综治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有效整合,统筹基层网格员、村小组干部、离退休人员、党员、一村一警等力量,紧盯与群众联系紧密的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便民服务等事项,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堵心事,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创新形式打造普法宣传新阵地。紧扣森林防火、控辍保学、道路交通安全等主题,组织干部职工精心撰写一系列有情节、有趣味的普法剧本,通过就地取景、干部职工和群众多方参与形式进行短视频拍摄,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小视频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完成《别玩火!会坐牢》、《上学吧!别飘了!》、《云H,不要调皮哦~》等8个普法宣传视频拍摄,并在《非常文山》上映,播放量达125058次,转发量达3747次,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学到法、了解法、遵守法。三是科技赋能建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强化措施落实“雪亮工程”建设,在人口密集处、村寨路口、交通要道、重点单位、部门、行业场所科学布局安装监控设备,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安装监控摄像,截至目前,共安装监控设备3500余个。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效能,加强各职能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上下联动、问题共治,有效利用信息化数据库系统,加强对辖区特殊人群和重点人员的管理及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及早防控和化解各类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社会问题和矛盾,探索形成信息化社会治理新渠道,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认同感和主体责任感,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25年以来,马塘镇共排查矛盾纠纷28起,化解22起,化解率78.57%。


强化队伍建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一是增强网格员荣誉感。为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充分调动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仪式感激发责任感,马塘镇积极组织开展网格员聘任仪式,共为83名网格长、78名专责网格员、177名兼职网格员颁发网格员聘用证书。二是提升网格员业务能力。为确保网格员能够有效履行职责,马塘镇定期组织网格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内容涵盖法律法规、矛盾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提升网格员在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规宣传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确保每位网格员都能熟练掌握工作要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制定网格员考核机制。制定出台《马塘镇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采取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网格员履行信息上报、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表现优秀的纳入后备干部或“两代表一委员”推荐库,彰先策后,激发干劲。同时进一步完善网格员准入退出机制,尤其对墨守成规、推诿扯皮的网格员在考核中予以警告或辞退,去劣存优,动态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


 强化联动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矛盾纠纷联调。定期组织矛盾纠纷集中排查,组织有关部门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方式予以解决。对一般性矛盾纠纷,及时分流交办给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解决;对跨部门、跨行业的矛盾纠纷或重大、疑难纠纷,组织各涉案单位进行联合调处;对本级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解决。二是服务管理联抓。利用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建立“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实战化运行机制,对辖区内有关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方面的求助和投诉联动受理、处理、督办、反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到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创新和完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强化对重要时段、重点部位的管理控制,着力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三是社会治安联防。定期组织综治中心相关成员单位对辖区治安形势进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建立专职巡逻队伍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的治安联防工作网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联防活动。

相关信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