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文山市探索“十种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信息来源:市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7日     点击:    
[字体: ]

2023年以来,文山市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一是推行盘活资产模式。充分挖掘村集体山林、留用地等现有的资产或资源,对闲置、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活动场所、老校舍、厂房、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进行改造提升,通过租赁、承包、招商运营、资产置换或自主开发等方式进行盘活,推动集体资产市场化运作,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推行产业带动模式。转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运用,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作用,围绕村域产业化生产经营,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结合经营范围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多种模式,发展烤烟、万寿菊、百香果、辣椒、蔬菜等高原特色经济作物,同时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为公司提供土地流转、仓储、物流等服务,或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或兴办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开展购销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推行股份合作模式。支持地域相邻、资源相连、产业相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自主开展合作经营,支持乡镇(街道)统筹辖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模式,推动集中集约投资。将村集体土地、资产、技术、基础设施或历年积累的资金、上级扶持资金等折股量化,集中入股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项目企业开展股份合作经营,将土地资源、固定资产、货币资产等转化为经营资本,村集体通过获取入股分红、利息和资产增值等增加收入。四是推行合股联营模式。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有条件有意愿的村(社区)进行最大额度的授信,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提供资金支持。支持乡镇(街道)依托资源优势,推动辖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通过集中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抱团实施合股联营,实现优势产业规模化、农产品“购、产、销”一体化,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散到聚、从弱到强、从少到多”的转变。五是推行项目引入模式。加强项目储备工作,综合村庄的资源、基础条件和区位等因素,为村级集体“量身定制”储备一批强村工程、“四位一体”等项目,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扶持,强化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跟踪问效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六是推行抱团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上海援建、哈电扶贫党费等项目资金作用,整合多个村多个项目资金,集体投入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发展产业,精准确权形成固定资产,并采取承包、出租、代管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七是推行农旅融合模式。合理开发康养休闲旅游业,以“旅游+”“生态+”模式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村域景区、农业采摘园、民宿、游客服务中心、创意农庄、共享农业等生态旅游项目,推动农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八是推行服务创收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创办家政中心、工程建筑公司等,鼓励村(社区)干部入股参与,为城市居民、网格责任单位、公司企业等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九是推行异地开发模式。推行跨空间、异地购置资产、异地入股或兴建设施。注重异地置业时短、平、快产业与长期产业相结合,合理规划,培育好集体经济的主导产品,发挥主导产品的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确保村(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连续性。十是推行人才反哺模式。借势“归雁工程”“干部规划家乡”“万企兴万村”等行动,充分挖掘出生地、成长地在本村的致富能手和创业人才资源。通过成立“乡贤理事会”“农村党员实训户”等方式,培育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同时吸引乡贤人才回村投资集体产业、兴办企业、捐资捐物,最大限度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带动群众发展增收。2023年,文山市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力争14个乡镇的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10万元以上,力争每个街道有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或100万元以上的社区。